Munch on me 給你一個“免費”甜甜圈

上午11:11

(0) Comments

大G的商業模式已經行掃世界,大家都看到透過優惠折扣+網路傳播可以為餐廳帶入多少流量。目前最大的問題應該還是這些餐廳雖然有大批的顧客上門卻毛利極低,若沒有回頭客人上門消費,其實獲利的只有大G和消費者。會產生這樣的原因在於所有消費者需要的商品,通常全部包在套餐的餐卷中,前菜,主餐,飲料,招牌甜點...當消者已經滿足吃飽後,當然不會有任何額外的消費,就離開囉。

Munch on me將優惠調整為不同的方向,折扣的主力放在單品而不是完整套餐,透過免費的單品吸引消費者上門,當消費者登門消費後通常會連帶在消費其他商品,這些其他的商品就可支撐餐廳的獲利,例如提供“免費”的招牌巧克力熔岩蛋糕的下載卷,當消費者上門後可能在點杯飲料做搭配,吃完後可能在外帶一份...等等。只滿足消費者部份的需求,其他的商品用正常的價格銷售。

這樣的定價策略在很多路邊小店也可以看到,可能主食的部份很低價(麵線10元,陽春麵20元...)但消費進門後不會只吃一個麵線,他會想切盤豆干海帶在點個湯,整體的消費金額並不低。若今天把消費者所有會消費的東西組合成陽春麵大全配(聽起來很3C的銷售話術)包含滷菜,麵,湯然後半價販售餐卷,人可能暴增一倍但餐廳應該沒啥利潤。

在回到Munch on me的模式,當只要和店家要求一個免費商品做活動,能配合的店家數目應該比起大G更多,透過這樣幫店家做活動由網佔宣傳吸引人潮前往店家做消費。而餐廳介紹的最重要的就是照片和文案的描述能力,這邊Munch on me也會提供商業攝影師幫活動店家的產品拍照,這和Google places所提供的服務類似,應該可以直接用google拍攝的照片做活動即可。

目前Munch on me所提供的合作店家數目並不多,也沒有很多人索取免費的餐點,例如這檔活動免費的甜點只有60多人索取,旁邊的折價餐點只有5人購買。適因為沒有揪團的原因,讓大家不想去分享這樣的訊息給朋友嗎?


 社群網路和區域生意

中午12:16

(0) Comments

在10年前對於EC最具有影響力的就是Google,讓所有人可以在龐大的物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應運而生的就是長尾理論,不論再冷門的主題或商品,只要放在網路上都可以吸引全球對這塊感興趣的人透過搜尋引擎找到他,同樣的概念也在EC發生,其中的代表作像ebay, Amazon, itunes都以同供數以萬計的商品給消費者,不論是20年前的老書或是冷門樂團都找的到,這樣的DNA已經深植大部分的網站中,在網路世界less is NOT more。

目前第二個巨大影響的就是facebook,如你所知的社群網路(facebook, twitter)的朋友多半是自己生活圈的人,這群人和自己的年齡/生活/工作/家庭經驗相近,物以類聚在這裡可得到驗證,在實體世界這樣的關係多半也反映在消費/購物習慣上,好用的物品會介紹給朋友,好吃的餐廳會帶朋友去吃,公司有缺會想想是否有朋友想換工作...等等。這樣的社群DNA目前和網站的結合還不深,facebook建構的facebook connect只是開始,目前並沒有太多網站深入整合這樣的機制,讓自己的網站和使用者的"朋友圈"結合再一起。


Craig Donatooodle的founder和CEO,他對於社群評論對於購物的決策影響深信不疑,他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當你要找一個家庭掃地阿姨時,哪一個是你重視的因素:
1) 一大群你不認識的人對於清潔公司的評論
2) 打9折的掃地折價卷
3) 兩個你朋友請過的掃地阿姨,並且正面評價推薦

由這樣延伸出來的關係生意(relationship business)就是傳口口耳相傳的力量,只是過去人與人的關係較緊密可能是用電話或當面溝通這些訊息,而目前關係較疏離大家都用facebook或twitter看看朋友在做啥,但喜歡分享或接收訊息的天性並沒有改變,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在分類網站oodle中,賣甚麼東西和誰再賣一樣重要,每一件商品你都可以連到販賣者的facebook去看,這是另外一樣特性"朋友"的"朋友"就會出現,你可以無意間發現這房屋是你朋友的朋友要出租,這讓原本單純的買賣關係多了一層人際關係的牽連。

oddle所聚焦的市場是地區生意(local business),所以這個EC網站的鎖定商品也和一般人不一樣,主力商品是汽車, 寵物, 個人服務, 工作....等等,這些商品或服務都是和生活圈緊緊相關的,汽車或貓咪都是很難宅配到府的商品,消費者會在所居住的城市消費滿足需求,所以oddle的切入點就是將使用者的生活圈和網路做結合,所以除了groupon針對服務做團購, yelp針對服務做評論外,可以看到地區生意和人際網絡的整合。

針對商品oodle也做了社群的整合介面,在商品上方的導覽可以選擇"賣給朋友", "送給朋友", "借給朋友"和"詢問朋友"這4個動作,比點轉貼到facebook上去,這4個導覽讓你更有目的性的去將商品的訊息發布到facebook上去,同時商品的成交機率也就更高。

oddle的獲利模式採用分段收費,貼一則商品或服務是免費的,多則商品資訊和進階的功能則需月費,並且不同的類別所收取的費用也不同,目前更分為六類分別是賣屋(usd$25/M), 賣車(usd$199/M), 租屋(usd$49/M), 職缺(usd$49/M), 賣東西(usd$50/M)和賣服務(usd$25/M),目前各大房仲業者已經有在使用這樣的平台,其他人多半是使用免費的貼文做宣傳,至於為何賣車的月費這麼高,拜小樂也不清楚...

拜小樂

,

 Bestbuy的buyback方案

晚上11:08

(0) Comments

在購物狂的世界中,最需要賣出技巧的人應該是3C購物狂吧,想想你若3個月買一個名牌包包,3年來可能累積10個包包,這些包包可以讓你再不同的場合搭配不同的衣服出現,若你的眼光獨到買到限量的好包還會漲價。想想若你3個月買一隻新手機,3年中你只會帶最新的那款出門,很難像其他商品可以不斷的累積戰利品。

在3C的世界中,新就是好。iphone3沒啥不好但現在有iphone4,好像就該換一下。身為一個3C購物狂,把東西脫手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相信我,這世界大部份的購物狂並不如你想像的有錢,他們就是愛買而已。bestbuy針對這群"很愛買"的VIP客戶推出了一個特殊方案,解決了這群消費者3個月或半年後想賣掉3C的麻煩,就是bestbuy保證買回。詳細做法如下:
1) 消費者在bestbuy買東西時可以加購一個"買回合約",只要多付usd$50
2) 根據消費者賣出商品的時間點會有不同級距的價格,例如半年可賣到50%,一年賣40%
3) bestbuy支付"購物金"而不是現金,所以這些人會繼續在bestbuy的循環。買東西=> 賣東西


這樣的價格乍看之下殺很大,但其實對於手機和電腦類商品,原廠有時過幾個月就把自行調降關價,幅度之大會讓你覺得先買的白癡。因為還有高達usd$50的保險費,所以這方案基本是高價品專用,拜小樂個人覺得超過usd$750的東西才想用這方案。

因為這年頭賣2手東西的管道其實就是網路,若這些重度消費者在ebay上賣東西很高的機會就會在ebay上買東西,這樣擁有廣大實體門市的bestbuy就錯失這群VIP大戶,現在消費者可以直接拿著不太新的3C去bestbuy直接賣掉,不用囉嗦的出價或寄送商品到另一個人手中,就是RPG把舊裝備賣給NPC一樣容易,聽起來不錯吧。

bestbuy的其他消費者也不用擔心自己買到"舊貨",因為bestbuy自己有dealtree去賣掉這些2手3C,所有你在店面或網路購買的商品,一樣是全新和bestbuy買回的商品毫無關係。

不知道這樣的方案消費者接受度如何? 推出的當月就可以看到有多少比例的消費者會加購這樣的方案,購回的價格比例或手續費或許還有討論的空間。做活動的時候可由廠商吸收usd$50的保險費,solgan就是讓你捨不賣的電腦/手機。

拜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