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ve Media讓驗證碼變廣告

上午11:50

(0) Comments

相信大家一定有類似經驗在網站註冊或發群體信件時,網站為了避免機器人惡意攻擊會要求輸入「驗證碼」,透過一連串需要肉眼辨識的文字或數字來判定這是真人或是機器,這種技術叫做CAPTCHA(Completely Automated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翻成中文叫做「人類或電腦鑑別全自動圖林測試」,這是西元2000年時由卡內基美隆大學發展出來的技術,最先採用的正是Yahoo!。
大家在輸入這些驗證碼時一定看得很專心深怕輸入錯誤,全球每天有這麼多眼球盯著看就帶標商機,Solve Media推出將驗證碼變成廣告板位的平台,讓消費者看了廣告後再輸入資訊,一樣可擋掉機器人又可以兼賣廣告。這些廣告問題的難度就像資訊展時台上的showgirl會問的差不多,例如打出微軟IE 8的廣告請你輸入「安全的瀏覽器」或是出現綠色的荷蘭啤酒請你輸入「就是要海尼根」,這樣的廣告+驗證碼的方式就是Solve Media所推出的廣告平台,當網站擺放一般banner的點擊率低到破表時,這樣CPA的廣告方式至少確保消費者一定有看,還輸入幾個品牌關鍵字增加印象。

根據Exploring the impact of type-in on brand and meggage recall的資料看來,輸入這個動作對於不論對加深品牌印象或訊息傳達都有較佳的效果,這就像很多人背東西時喜歡寫下來或念出來可幫助記憶。若這樣的廣告方式有較佳的效果或許可以擴展到其他免費的服務,過去這些網站只能依靠Goole ads的廣告收入,現在可以針對網站的進階功能要求使用者看廣告並回答問題,若廣告設計的有趣不但可避免消費者反感,還可以增加廣告成效與廣告收益。
目前很多網站使用的reCAPTCHA老闆是Google,這篇介紹整個計畫「reCAPTCHA:擋Spam同時幫忙書籍數位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連結閱讀,若哪一天reCAPTCHA不做古籍辨識,Google或許會幫他加入廣告平台的功能。

拜小樂

 Stickybits 物品check in網站

下午5:51

(0) Comments

去年來大紅大紫的LBS的網站帶動一系列check in的風潮,由最原始的check in地點開始,網友將目前所在的地點分享到網路上,後來推出check in電視節目讓網友分享正在看的節目,透過虛擬的徽章獎勵讓網友發佈自己的行為做為廣告效果。現在有以物品為標的Strickybitscheck in控又有新的目標。若對其他check in有興趣,可以看拜小樂之前的貼文:

Strickybits提供平台讓網友掃描物品的條碼(barcode),下載專屬的app搭配手機的相機拍下barcode就可以做check in的動作,同時可以搭配上傳照片,影片和文字讓內容更豐富,累積上傳數量可以解鎖成就取得虛擬徽章,大致玩法都和check in網站類似。上圖是百事可樂的check in頁面,附上的照片是小狗也愛喝百事,這樣有趣的照片和影片更容易引起網友的回響。


當check in標的是物品時,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check in的人數變多,對比LBS的服務若我在西門町紅樓check in,不一定周圍有朋友可在同一地點check in,但check in物品就不一樣每一個人都可以去買一罐可口可樂做check in的動作,Stickybits的check in動作比較類似活動平台,目前提供四種不同的check in方式:優惠卷(coupons),團結力量大(group deals),地點(location)和產品組合回饋(product combo rewards),例如上圖是團結力量大的任務要求使用者在下午5點前找5個朋友check in百事可樂,消費者就可以獲得兩張免費電影票,可想而知他一定很認真的去叫朋友check in可樂,而這些過程一定都會在facebook和twitter上面,朋友會看到產品的曝光廠商也達到廣告效果,這就像facebook遊戲常常有很多社群任務(social task),讓你去找朋友幫忙收集物品打怪物...等等,在幫忙的過程中朋友也有可能加入這遊戲。

廠商也提供成效監測的平台,讓廠商看到有哪些check in動作,後台中可以看到總掃次數,不重複掃描次數,日期分佈圖...等等資料,好處是消費者通常要買商品才有辦法check in,對於新商品的上市應該是不錯的活動方式。

check in的概念一路走來逐漸找到獲利的模式,做為活動平台的方式讓check in動作成為行銷活動的手法之一,一直來LBS的獲利希望也是放在成為活動平台。

 Facebook上的人力銀行app Branch out

上午11:56

(0) Comments

上次介紹過可以在facebook粉絲專區貼工作機會的app Work4us,這主要是跟對企業主張貼工作需求的app服務,而另一個類似的人力服務Branch out則是讓facebook使用者可以張貼工作職缺給朋友,公司七月份成立,目前已募集到usd$600萬的資本額。
安裝Branch out時首先會讀取使用者的工作經歷資料和目前工作,使用者可以看到朋友中有哪些人已經使用Branch out,哪些職缺發佈出來,基本概念就是透過朋友幫你介紹工作,在職場中只有前幾份工作透過1X4這些人力銀行,當你的業務領域固定且專業技能提高後,工作機會大多來自於朋友或同業介紹,當你想去Apple上班時,人力銀行是列出Apple的工作職缺,而Branch out是列出在目前或過去在Apple上班的朋友,或許問問朋友是否有職缺是個更好的管道。

這和最早開始做這件事的LinkedIn有何不同,基本上Branch out最大的優勢還是來自於facebook的用戶基礎遠大於LinkedIn,不論行業科系人人都有facebook帳號,而LinkedIne使用者族群則較窄。Branch out列出兩層的朋友深度的工作狀態,也就是可以看到朋友的朋友工作狀態和職缺,而LinkedIne則是列出三層的深度,應該是考量到當關係太遠時,介紹的動作應該也較難進行。

現在Branch out的使用者資料來源是facebook的個人資料,未來應該會談其他合作夥伴的資料,增加資料的來源也建立進入門檻,當其他人力銀行或LinkedIn還沒在facebook上建立平台,或許兩者有合作機會。獲利方面Branch out讓個人免費張貼工作職缺,針對企業用戶則收費。

拜小樂

,

 團購服務的"質""量"控制

上午11:19

(0) Comments


團購服務的老大Groupon最近因為一起照相館的團購交易出問題,數十小時內湧入300多篇文章最後Groupon取消交易退錢給消費者同時關閉該篇討論區後續的PO文。

交易內容如下一小時的專業拍照服務,照片DVD,8"*10"照片還附贈Dana Dawes Photography的攝影作品賣65美票。問題就出在Dana Dawes的網站中,交易開始沒多久就有網友發現照片作品不全出自Dana Dawes,這些偷來的照片很快就引來網友撻伐,就算如此最後也售出1,175份的攝影套餐,也就是usd$7.6萬的營業額。

這1,175人引發另外一個問題,這是間夫妻兩人經營的小小照相館,不是中山北路的旗艦婚紗店有數十位師傅,一組客人一小時的拍照之後還要挑照片,一天最大產能6~8組就很強大,一周30~40組,這些買票的客人最慘的要快一年後才可以預約到拍照,還不保證大量接客後的品質問題。這裡延伸出很多和Groupon合作小店只是做區域的客人,人手或位置都有限,若短時間湧入數以千計的客人是會完全壓垮服務品質,若團購網站在合作時沒有和店家討論出適合的團購數量限制,又推出超低折扣引起熱賣,當消費者買票之後都想儘快去店裡消費,預約都要排到數個月之後,這應該不會是太好的消費經驗,團購網站需要在限制人數降低獲利和平衡店家服務品質兼做取捨。

另外Jamie分享的Groupon的黑暗面則點出團購商家只用2.5折的價格接生意所延伸出的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連過去看看,簡單試算團購金錢分配給大家,假設原始售價為100元的狀態下:
  • 消費者取得50元的折扣(所有的團購幾乎都是5折起跳)
  • 團購業者取得25~35元的平台費用(這收費比例和電視購物不相上下)
  • 店家用15~25元的成本接客(通常是接近損益兩平或賠錢當作廣告)
目前看來團購服務還沒找出店家,平台,顧客三贏的平衡點,目前的天秤過度傾向消費者和團購平台,搭配不景氣的大環境使店家賭一把流血做活動,形成目前天天有便宜撿的奇特情形。

拜小樂

 共筆平台Kapost

下午4:29

(0) Comments

共筆的部落格近年來很流行,這就是報紙或雜誌,一個人的觀點或心力畢竟有限,多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確實可以讓網誌內容更豐富,例如科技部落格Mr./Ms. DaysInside都是共筆成功的案例。共筆部落格中首要解決的就是內容管理系統(CMS)的權限,每一個作者可以各自用自己的帳號發表和管理文章,但還是僅限於少數的作者,Kapost提出的概念則是讓更多人都可以在Blog中發表文章。

Kapost提出的口號是"Turn your Audience into Contributors(讓你的讀者變成作者)",透過Kapost的系統讓讀者可以完整發表文章和推薦文章,這樣的權限和網站作者其實相同,改變過去讀者只能給讚或是簡短留言的狀態,這樣的網站概念其實介於Blog和討論區之間,討論區可以讓所有的網友發表文章,Blog只能讓主人發表文章,透過Kapost的系統讓更多對網站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變為作者群,引導這些核心使用者貢獻更多文章,進而把這個共筆部落格作為主要發表平台,更多的作者群也意味更大的流量,而Kapost的獲利來源也是藉由控管不同的帳號數目作收費,25人內的免費方案到500人的usd$289月費方案供使用者選擇。

透過外掛的方式,Kapost可以支援主要Blog系統例如Wordpress, Blogger, Turmblr...等等,這樣使用者可以不用轉換系統就可以導入該系統,這和之前該公司推Grogger最大的不同之所在,使用轉換平台就可以使用該功能。

拜小樂

 Scribd改版 更多社群元素

下午1:15

(0) Comments

影片分享網站的龍頭是Youtube,而文件分享的龍頭則是成立於2007年的Scribd身為最大的文件分享平台,站內儲存超過1億份文件。內容包羅萬象小說,雜誌,餐廳目錄,研討會簡報,科學期刊都有人透過該Scribd發布內容。網站最近改版加入facebook帳號整合, follow作者, 給"讚"等功能,透過社群元素吸引更多人加入。

Scribd支援的文件格式眾多或直接匯入Google doc,作者可以選擇免費公開或付費販賣,透過flash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在線上閱讀,不用下再額外的閱讀器,2010年5月Scribd則宣布由flash轉移到HTML5,技術長Jared Friedman表示HTML5可帶給使用者更好的閱讀經驗。

同樣是內容分享,比較Youtube和Scribd可發現設計理念完全不同,影音網站不太需要主題連貫性,一個個有趣的影片就可以讓網友一直看下去,不太需要額外的引導。並且內容重複性高一隻MV可能很多人都上傳到youtube,大部分人上傳的都不是原創內容,所以"上傳者"的重要性不如影片內容。近年來由於唱片公司或藝人親自經營的Youtube頻道興起或專職的影片創作人興起,才吸引更多人跟隨(follow)上傳人,因為這些上傳人就是創作人,follow它們可獲得最新的內容資訊。在Scribd中,眾多文章(一億篇文章且持續增加中)儘管有大分類做索引但還是不知道由哪些看起,這時候看別人都讀哪些文章就具有参考價值,進入一個人的主頁後,會顯示出他/她目前訂閱作者的文章,就算你不是作家,只要你是一個很棒的"選書者"還是會有很多人follow你,假如兩人的閱讀習慣接近透過你可以找到很多適合自己的內容。


例如照片中的正妹是Skyler S Jayne,她本身是作者有15篇作品上傳,同時也follow了86個人和被219人所follow,在首頁可以她看到所follow的作者最近的作品,整個架構和twitter類似,這樣的社群架構讓大家有線上讀書會的感覺,進入茫茫書海看的不是最熱門而是最感興趣的書。


Scribd也提供付費下載的平台,目前很多獨立出版社例如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O'ReillyBerrett-Koehler就將很多書放在線上,例如這本上海購物指南,可以試看15頁而定價usd$3也不貴,作者或出版社分得80%的收益,並且這些書籍會有加密文件管理,在電子書閱讀器百家爭鳴的狀態,能夠成為內容的通路確實卡一個重要的位置,不但有內容還有眾網友的書選建議,讓空空的閱讀器充滿內容。

拜小樂

 Youtube也有現場直播

下午3:37

(0) Comments



傳言許久Youtube會推出即時串流(live streaming )的影音服務平台,2010/9/13-14進行為期兩天的測試,上面這台"電視"就是這次的節目表,既然是LIVE就請按時收看,不是播出時段點進去是看不到東西的。Youtube不是第一次做即時串流,之前的Youtube Muaic Day活動也是透過網路直播的方式,讓不在現場的樂迷可以同步欣賞,未來這樣的功能可能成為網站的基本功能,讓更多人可以製作播出Live的節目。


這次Youtube的合作夥伴包含Rocketboom Daily, Howcast, 和Young Hollywood你可以在這些合作網站的Youtube頁面發現新的頁籤"LIVE",若不是在LIVE的時段點入是看不到內容的,目前提供類似服務的網站有Ustream, Justin.tv, and Livestream

這是滑板天王Tony Hawk在Young Hollywood的專訪LIVE,右下角顯示出目前線上觀看的人數,不是太令人驚喜的數字81人,據報導該專訪重頭到尾未超過500人在線觀看,這確實不是一個很漂亮的數字,很多研討會目前也都同步提供live streaming的服務,在線人數突破千人不是一個太高的門檻,這也可能和Young Hollywood的宣傳力道有關,Youtube的發言人則說線上計數器出了些問題,導致數字過低。


這塊線上串流的市場如何和電視做區隔? 我想是小眾市場將會是方向,大型的球類競賽或歌手演唱會一定會有電視台進行轉播,此外很多小眾的主題也可以做直播但沒有足夠的市場撐起電視轉播,例如電玩遊戲的直播,可能是知名的隊伍直播對戰過程或是挑戰新王,或獨立樂團也可以透過線上演唱會的方式接觸樂迷,透過簡單的設備就可以把錄好再上傳的內容改為直播,搭配旁邊的文字聊天室,讓所有的觀眾可以有管道認識彼此,也炒熱現場直播的氣氛。電視購物也是現場直播的機會,觀眾可以現場直接詢問產品問題,討論產品特性,當線上有人下單購買,也容易感染其他正在看的人吸引它們掏錢,說穿了LIVE的好處就是變化性高,現場的任何環節都會影響表演內容,觀眾的互動也會影響彼此的情緒,光是右下角即時觀看人數的變化就很讓人玩味,一個線上的世界,很容易離開不看也很容易找一群人進入頻道。

拜小樂

 textPlus把簡訊變為群組聊天

中午12:07

(0) Comments

幾個月前改用iphone才發現原來打簡訊也可以像聊MSN一樣看到所有的對話紀錄,比起過去一則一則的單獨簡訊,對話的介面確實讓人喜歡。GOGII推出的textPlus則是將這樣的功能擴充加入群組的概念,就像msn的群體聊天或facebook的群組信件,可以看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支援的手機平台眾多:iphone, ipad, Android或所有支援SMS的手機,推出以來目前已經有3.7億則簡訊在上面發送。


在textPlus上的賣點就是發送簡訊和群體聊天都是免費,依靠廣告作為收入來源,若不想要看廣告副usd$2.99可移除廣告,另外罐頭笑聲也是賣錢產品,看到朋友的新髮型很想笑嗎?只打哈哈不能表現出有多想笑,花usd$0.99就可以買個罐頭笑聲盡情使用。不過沒看到相關的數據報告有多少人去買"笑聲",不過虛擬寶物就是多賣都是賺的好生意。


除了文字外,textplus也推出圖片(picture messaging)和相片(face text)的功能,第一個功能不難理解是在群組對話中你可以貼出圖片和大家討論,例如餐廳照片,要穿哪件衣服,路上看到甚麼奇怪的東西...等等,有圖有真相年代,大家都喜歡看照片。第二個功能則是使用手機的前鏡頭自拍一張打簡訊時的照片,配合照片的表情更能生動表現出簡訊的情緒,讓傳簡訊這件事情更有樂趣。

若和facebook的群體發佈比較起來,更多事情你只想特定一群的朋友討論,例如不會有人把罵老總的話貼在facebook上,但一群公司同事傳起來就很過癮,或是學校社團的朋友討論一些練習的事情或出遊計畫。textplus讓你每次都可以拉一群人,把原本一對一的訊息告知變成一群人有趣的聊天,有照片有圖有聲音有文字。

拜小樂